高州市人民政府公众网
  • 手机版
  • 智能机器人
  • 无障碍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高州概况 > 人文历史
【高州文物知多少】清代高州窑青花釉里红九桃纹瓶

发布时间:2022-04-12 15:35:45 来源:本网 字体【


清高州窑青花釉里红九桃纹瓶


  这是一件清光绪高州窑青花釉里红九桃纹瓶,高45、口径11、底径14厘米。撇口、长颈、鼓腹、圈足,肩部有凹陷的二道弦纹,底足内有“高州府瓷业学堂制”八字四行青花款。瓶身绘折枝九桃纹,用青花绘桃树的枝干和叶子,釉里红装饰桃子。桃树枝干由足跟直至瓶口,九个硕大的桃子挂在枝叶之间,布满瓶身腹部,构图舒展,疏密有致,与器型配合得恰到好处,海派绘画风格明显。古代桃又称寿桃,用来祝寿,“九”是最大的数字,所以九桃纹寓意高寿,是民间常用装饰图案之一。


  尽管这件瓷瓶在胎质、釉面等方面有些瑕疵,但是在省文物局组织的国有馆藏文物鉴定中,它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,其价值主要就在底部所题的“高州府瓷业学堂制”几个字,这几个字揭开了鲜为人知的高州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段历史。

  高州陶瓷制造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开始,迄今为止发现的大量的“鬼窑”就是秦汉至唐宋间烧制砖瓦和日用陶器的一种土窑,宋代开始出现烧制瓷器的龙窑。元明以来由于对外交往的影响以及社会生产的迅猛发展,高州陶瓷制造出现了飞跃,镇江官冲等地出现了大量元明时期的瓷器窑址。尤其是到了清代,受景德镇瓷影响,高州南塘白坑、长山岭等地瓷窑遍布,瓷业生产兴盛,生产的青花、白釉瓷器远销周边地区,成为粤西主要日用瓷。

  晚清以来受洋务运动影响,高州瓷业生产更进一步发展,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,高州知府英麟考验南塘白坑泥质,认为适合制瓷,于是在县城秋林开办了瓷业厂,雇请江西瓷工来县生产,后来为了培养人才,又设立专门瓷业学堂(后改称高州瓷校),由这批江西瓷工教学。这个时候生产的瓷器最大的特点是不再以日用品为主,而是生产高档精致的观赏品,为了与民间瓷器区别,器物的底足往往有题款,常见“高州府瓷业厂”、“高州府瓷业学堂制” 、“高州瓷校”,还有“高州府官工厂”、“高州府劝工厂”等款识。产品以青花、釉里红、白釉、粉彩为主,尤以青花居多。多数器物都有绘画装饰,或山水、或人物、或花鸟,画风为典型文人画,技法高超,点染生动,是最具艺术价值的部分。还有在器身题写文字的,如笔筒、花瓶等,往往一篇文赋,竖书排列,不多不少刚好布满器身,整整齐齐,可谓匠心独运。

  遗憾的是宣统三年(1911)进入民国以后高州的瓷业厂、瓷业学堂就不再生产。由于存续时间较短,这一时期的高州瓷器生产量较小,存世量稀少,按目前所知全国不足百件,分藏于高州市博物馆以及广东省博物馆、广东民间工艺馆(陈家祠)、湛江市博物馆等机构,部分则在民间收藏家手上,也正因此,这批瓷器成为后世藏家热爱、追捧的瓷器品种,被称为“高州窑”。“高州窑”瓷器可谓独树一帜的珍贵文物品种。



款识及细部图退片



  

     

   


         


馆藏部分高州窑瓷器欣赏




 “高州瓷校”款粉彩玉堂富贵图瓶



 “高州府瓷业厂”款青花山水人物方形瓶




“高州府瓷业学堂制”款青花隶书题字瓶




图片


“高州府瓷业厂” 款白釉瓜棱瓶







2

copyright 2019 www.gaozhou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粤ICP备16116520号粤公网安备 44098102441048号

版权所有:高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:高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服务热线:12345
网站标识码:4409810016

技术支持:广东长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1920x1080分辨率IE9.0以上版本浏览器